(3)身份认同
布鲁纳认为“身份认同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去依据另一个人来塑造‘自我’、形成自己愿望的一种强烈倾向性。”①身份认同作用不仅涉及个人,也可涉及个人所处的社会和团体。当我们感到自己非常“像”某个认同对象时,我们就会感到由衷的快乐;反之,当我们觉得自己使那个人失望时,就会觉得痛苦。由于我们所认同的那个对象也属于“某类人”,即属于某个团体或类别,因此,我们的依恋和喜欢也就从这个个体扩展到他所处的参照团体中。布鲁纳的研究表明,憧憬理想人物,使自身向理想人物看齐,这种身份认同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强有力动力。布鲁纳认为身份认同是一种强有力的学习动力,原因在于身份认同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特征,那就是自我维持。这种自我维持将奖励和惩罚的控制权交给学习者本人,他们自己持有评价标准,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独立,从而不再以外在的评价标准作为衡量自己学习的唯一标准,自然也不会受到他人施予的即时奖励和惩罚的影响。
心理学家指出,被认同的对象往往控制着我们最渴望获得的心理资源,诸如爱、支持、认可等,因此,认同这个术语经常包含着强烈的依恋成分,依恋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或人物的大量的情感投资。在童年及以后的发展历程中,某些“较温和”的认同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,或许我们应该把在依恋关系中发挥作用的个体称为“胜任力榜样”,他们是活生生的英雄,是我们能与之互动的可靠个体。其实,他们也控制稀缺资源,如令人羡慕的胜任力,重要的是,这种资源可以通过互动而获得。儿童在父母那里学习语言的例子就能够很好地解释这种楷模的作用。在这种学习过程中,父母是儿童认同的模范,儿童通过与父母的交互作用而习得语言技巧。另外,儿童还通过身份认同作用从父母那里学习某种行为方式、社会态度,发展适当的性别角色,内化父母所代表的价值观念、行为准则、道德规范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