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代的史职人员有太史、外史、左史、右史等官。在西周春秋时代,史籍文献便逐渐丰富起来了,传说老聃便任周守藏室史官,《史记·老子列传》谓老子为“周守藏室之史也”,守藏室史官又谓“柱下史”。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索隐说:“周、秦皆有柱下史,谓御史也,所掌及侍立,恒在殿柱之下,故老聃为周柱下史。今[张]苍在秦代,亦居斯职。”周代史官有作册、大史、小史、内史、外史、御史、女史、左史、右史等。而史官职务,则是专门掌管藏书、读古志古典古法及约剂等书籍档案文献、策命书记等等工作。
周人在总结殷人的经验教训中,一种历史意识油然而生。殷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儿子,受上帝之命而为下界之王;周人认为帝改其命,改厥子而授周文王之命。但商周在上帝授天命的认识上是有区别的:殷人认为受帝命后则一成不变,不管善恶,不管德行如何,殷王纣说“我生不有命在天”[1]则反映了这种思想;而周人眼中的皇天上帝则是公平的、不偏不倚的至上神形象,选明德以授天命。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曰:“殷之未丧师,克配上帝,宜鉴于殷,骏命不易”;“穆穆文王,于缉熙敬止。假哉天命,有商孙子。商之孙子,其丽不亿,上帝既命,侯于周服。侯命于周,天命靡常”。从这里可知周人从殷人丧天命、自己得天命中得出“天命靡常”、“惟德是辅”这样的历史经验来。这也是周人的史学思想,在《诗》、《书》中用这种史学思想来教育后嗣王,历史经验的警钟长鸣:“善则得之,不善则失之。”[2]周代初年这种历史意识、历史经验也常为后代有为皇帝去继承、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