载淳亲政标志着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暂告一个段落,由皇上亲裁国事,在当时确实是一件盛事。当初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唯一理由就是皇帝年幼,不能亲理朝政,姑且由两宫太后暂时管理,到载淳学有所成之日,便即行归政。当载淳年满14岁时,清初顺治帝、康熙帝两朝皇帝大婚、亲政,也是这个年龄;可是慈禧视权如命,不想按时归政,仍然把政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。到了同治十一年(1872年),载淳已经17岁,朝野私下议论,皇帝应该亲政了。
对于载淳,慈禧从一开始也报以极高的期望。在载淳即位不久后,慈禧便精心挑选了四位名师,祁寯藻、李鸿藻、翁心存和倭仁四位鸿儒作载淳的老师。然而,载淳从小就不爱读书,虽然有几个好老师,但都拿他没办法。譬如,老师要他背书,他往往背不了几行就把书扔了;要他写字,没写几个把笔也给丢了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眼看载淳就快到亲政的时候了,可这个少年皇帝的学业却实在不敢恭维,尽管有几位名师的教导,但载淳学了近十年竟然读个奏折都磕磕巴巴,写起折子来更是白话连篇,让人笑掉大牙。到了16岁,即将大婚亲政了,载淳对学习仍不热心,还把管理国家大事说成苦差事,把慈禧气得是脸色发白。慈安太后已经对垂帘听政感到厌倦,便告诉慈禧,应该是撤帘归政的时候了。慈禧虽然心中犹豫,但转瞬一想,载淳是亲儿子,朝政还能继续插手;况且载淳一天天长大,撤帘归政是早晚的事,亲政的事情不能再拖了,不然大臣们又来聒噪。思来想去,慈禧决定在自己归政之前,先给载淳找个皇后,让他尽快地成熟起来。